先是巨型蟾蜍,又是像蛇一样的灯芯,我们此时的方向感已经被打乱。
这里的地下应该有磁场,我掏出指南针向辨识方向,却根本定不下来指针的方向。
红色的指南针一会指向左边,一会又指向前面,简直是在戏耍我们。
指南针已经指望不上,周围的环境又怎么看都差不多,我们只能胡乱顶方向走。
这一次,冷月终于得到了机会,痛快的向我和沈大力展示了他抛硬币问路的本事。
我虽然无语,却没法反驳。
毕竟,这也算是有了心灵上的寄托,不至于像刚刚那样惴惴不安。
不知是硬币问路真的有效,还是冷月只是以抛硬币做幌子,在冷月的带领下,我们竟然到达了一个之前从未到过的地方。
在矮灌木丛的深处,竟然忽然出现了一大片圆形的空旷区域,地上积满灰尘,没有一草一木。
沈大力低声嘀咕道:“这才是古墓该有的样子。”
说实在的,我和沈大力想的一样。
在这片空旷的场地正中,有一个巨大的石台。
石台呈绽放的莲花状,石台下的基座为莲叶外形,看起来像是一个造型别致的巨大灯台。
那石台远看精致如真,近看却稍显粗糙。
石台侧边在两层“莲叶”之间,有盘绕向上的石阶。
我沿着石阶小心上行,来到石台之上,看到莲花石台壁薄内凹,并且装了半满的液态蜡状物,像极了我在那艘巨大楼船上用过做火把的怪异灯油。
看样子,还真被我猜中了,这莲花石台真的是一个灯台,只是我找了一圈也没看到灯芯,否则把它点着的话,这里肯定如同白昼一样。
又找了一会,我恍然记起,灯芯刚刚已经被我们烧没了。
想及此处,我自嘲的摇头笑了笑,放弃了点亮这灯台的打算。
站在灯台上,我举起手电四下远眺,发现在数十米外出现了通向上层的石阶。
我长出一口气,暗想:终于是到了,希望楼上就是我们要到的地方。
这样想着,我又忍不住再看一眼巨型莲花灯台里面的蜡状灯油,低声说:“这个大皇后真是奢侈,设置这样一个长明灯,是真想让它永远亮下去的节奏啊。”
我招呼沈大力和冷月从灯台上走下,确定了方向后,向着二层的尽头走去。
第203章 入雀室
穿过这片诡异的低矮灌木丛,我们终于到达了通向三层雀室的阶梯处。
这一层的石阶与下面那一层明显不同,要精致许多,上面绘有片片流云,给人一种将要从此处踏上九重云天的奇妙感觉。
在紧挨着石阶的墙面上,绘有精致的笔画,内容大多是人面蛇身的仙人登云图。
这样的壁画,在元朝墓中非常罕见,常见于汉代墓葬壁画。
汉代的画像墓内设置的壁画内容,多为仙境与登仙,以及驱鬼镇墓两大类。
而这里的壁画,为典型的仙境主题。
除了那些人面蛇身的仙人登云图外,墙上还绘有西王母群宴图,还有灵芝、三足鸟、九尾狐、玉兔、蟾蜍、仙人的形象。
而随着我们向上,壁画上又出现了诸多元朝服饰的女子形象,以及大规模的出殡图。
这些壁画应对考古专家们对元代文化有极大的研究价值,但对我来说,也就只是看看而已,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我们小心向上踏过一层层石阶,看过一幅幅壁画,终于到达了第三层。
三层的入口处,设计成了凤阙的样子,宛若天宫的大门。
而在凤阙的两侧,分别立有伏羲和女娲的石像。
两个石像主要偏向于写意,而弱于写实,正是典型的元朝粗犷风格。
两位仙人蛇尾交缠,双手高高举起,手中托着的却不是常见的规和矩,而是太阳和圆月。
太阳球体上浮雕有三足乌,而圆月球体上则浮雕了一只蟾蜍。
冷月对这些东西并不在意,一言不发的穿过凤阙。
我和沈大力互视一眼,快速跟上。
这巨型船墓的三层雀室,与楼下两层完全不同。
以手电的光亮照耀,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弥漫在空气中的袅袅白烟,也不知有没有毒。
据我所了解,瘴气和毒气颜色越深,则毒性越大。
我见冷月对白色烟雾并不在意,于是谨慎的试着吸了一口这一层略显湿润的空气,确定身体无恙后,才示意沈大力继续向里面走。
因为白色的烟雾太浓,手电所能照亮的区域非常有限,视力所能及的距离也很近,不超过十米。
我感觉自己仿若置身仙境,但心中却越发的不安,因为我很清楚,这里不是仙境,而是生人勿进的元代古墓。
一层和二层我们遇到的凶险一直在升级,谁能确定这一层就是绝对安全的呢?
冷月也很谨慎,走得很慢,我则竖耳静听周围的动静,希望如果真的出现危险,我能够第一时间做出预判。
我们保持这样的状态缓慢前行,竟然走了十几分钟,也没有遇到任何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