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啊。”老九说道:“船舱门一打开,就被吸进来了,醒来以后就在这个鬼地方了,海底下怎么会有这种地方。”
身子恢复了知觉,我索性直接坐起来:“不对啊,老九,如果有入口,为什么海水没有流进来,还有,这里面是有空气的。”
我狠狠地吸了一口气,这里非但有空气,而且很充足,虽然显得有些沉闷,但空气是自然流动的,老九叹口气:“我也很想知道为什么,林天易,我们惹上麻烦了,刚才已经找过出去的通道,没有任何发现,如果进来需要入口,现在这个入口彻底关闭了,我怀疑,这个入口只能从外面打开,一旦进来,就不能原地返回。”
我和老九为了行动方便,脱下了潜水服,这样一来,身子就彻底轻松了,我环视四周的环境,这里是一间石室,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估摸有一个足球场大,最要命的是这里除了青石板,啥也没有,石室方正,不算高,两米多的样子,后背现在还在隐隐作痛,真是庆幸高度只有如此而已。
“石室工整方正,这些青石磨得仔细。”老九说道:“又是在这么深的海底,这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如何在海下开拓地下室,又怎么把青石送到这里来?太不可思议了。”
老九一直自言自语,我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从下海到现在,有几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刚才是怎么回事?我们把你往上拉的时候,绳子突然断掉了。”
“格老子的,我还想说呢,绳子到了这里就不够用了,眼看着出来一个岩洞,我感觉不一般想进去看看,偏偏让绳子给扯住了,想解开绳子呢,可是水压太大,动作不麻利啊,”老九提起来就是一肚子的牢骚:“所以自己正想办法解绳子呢,结果你们就把我提上去了,我不想浪费时间,所以就自己弄断了。”
原来如此,我真是哭笑不得了,老九又说道:“想到你的性子,肯定会下来找我,所以就在那里留了一个记号,你倒是来得挺快的。”
就在此时,头顶突然传来一阵轰鸣声,就像海底打了雷,轰轰作响,我的心一沉:“糟了,暴风雨要来了,蒙洛那小子千万要机灵一点。”
“放心吧,没道理在原地等死吧?要是笨到这个份上,死了也算他活该。”老九嘴上这么说,脸上还是露出了担心的神色,蒙洛有些死脑筋,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这一点相当明显,他要是认死理守在原处,还是很危险的。
我们虽然着急也是无可奈何,现在从这里离开都是奢望,休整了好一会儿以后,我们背着氧气瓶在石室里到处摸索,没有松动,没有空洞,只有地面有呼呼的风涌进来,这说明这里与外面相通。
“等等,老九,那艘元朝的漕运船搞不好正好沉到了这个地方,船舱从里面锁住,只有一个解释,船上的人遇到了什么危险,为了保护自己,他们把自己关上了船舱里,这说明船沉了以后,船上还是有人的,那些人……”我尽量整理了思绪,终于有了结论:“那些人把自己反锁在船舱里是想避开什么危险,可是因为船与通往这里的机关撞在了一起,所以,他们也被吸了进来,假如这个前提成?”
老九马上来了精神:“假如这个前提成立,那些人也应该来到这里,但是,这里什么也没有,这说明,人从这里出去了。”
我和老九立刻击掌相庆,人要是从这里消失的,就一定有出去的通道,但我们的心还没有落回到肚子里,老九说道:“这只是你的猜想,也符合逻辑,可是,必须要用实际行动来打破,林天易,我想到了一个东西。”
“什么?”我问道。
“明朝的墓室有一种叫做自来石的东西。”老九说道:“这种类型的门重心在门内侧,里重外轻,开关自如。这种门,最大的特点是从外面是打不开的,只因为里面设置了自来石,从内部顶门的石条,称之为‘自来石’。用自来石关门的方法是先将一扇门关严,将另一扇门关到地面石槽内侧,门内有人将自来石放人地面石槽正中,斜靠在半掩的门扇石坎上。门内人从门缝中撤出,将未关上的门扇拉紧,自来石便落在两扇门的石坎下,将门顶牢,这样门就关得牢固了。”
“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疑惑道。
“关系可大了。”老九说道:“后来人能够想到这种法子,前人说不定有相似的想法,而且更精进,从现在开始,我们不用管地面如何,主要研究石壁,只要找出一条缝隙出来,就足够了。”
我明白了,门,我们现在要找的是门,我和老九将整个石室一分为二,一人负责一片区域,为了不错过,我直接用手指拂过墙面,老九所说的缝隙不止是指石板之间的那条被填充的缝隙,而是指可以透风的缝隙,整个空间里完全没有声音,只有我和老九的喘气声,还有脚步挪动的声音,一共也就四面墙,我和老九很快就解决了一面,然后检查另外两面,终于,老九率先哈哈大笑:“林天易,天不亡我们也,快过来!”
我一步迈过去,老九示意我用手去感受一下,手按在上面,风丝丝缕缕地钻出来,扫在手心里,格外舒服,“就是这里了,林天易,现在只要打开这道门,我们就能到达新的地方了。”老九兴奋不得能自已:“让我瞧瞧,这门要怎么弄开……”
老九从系在腰上的防水包里掏出一根铁丝,没想到太粗了一些,还弄不进去,我正沮丧的时候,老九又拿出来一根,相比之下要细得多,他冲我得意地笑笑,他在那里拨弄了半天,完全是按照开“自来石”的方法做的,弄得一头汗也没有办法:“不对呀,要是自来石,肯定早开了。”
我是无可奈何了:“既然如此,肯定就不是自来石了,不如换个方法吧,从时间来看,明朝不是在秦汉后么,没道理一样。”
老九是钻了牛角尖了,嘴里喃喃道:“我就不信这个邪了。”
看着他在那里憋足了一口气折腾,我也是无可奈何,站在一边看着,突然,我发现那缝隙里有东西闪了一下,再然后,我心里一动,猛地拉开老九,拿过他手里的铁丝,老九愕然道:“你这是做什么?”
我不吭声,将铁丝弄成一个“7”字形,然后伸进去,往前轻轻地带,这根小小的铁丝根本不足以带动石门,“有粗一点的,扁一点的吗?”
“你要各种型号的都有。”老九说道:“就怕你用不上。”
老九解下腰上的包,任我在里面挑选,看到其中一根,我心里一动,立刻拿起来卡在缝隙里,用力地一撇,那里又松动了一下,我更加肯定自己的想法,马上停下来:“老九你有炸药的吧?”
“有,怎么了?”老九说道:“要开动吗?”
“好像……不需要。”我乐呵呵地说道:“我觉得我们忽视了一点,一直看到比自己高的地方,却没有看到比自己低的地方。”
说完,我扔下手里的铁丝,整个身子趴在地上,再往上看去,头灯的光向上照过去,呵呵,果然是如此,我们是被视线给欺骗了,老九的技法失去作用,看我神神叨叨地,早就按捺不住了:“你究竟在搞什么鬼?”
我的手按在其中一块石板上,手指朝上,抠进去,用尽浑身的力气往外一拉,那扇石门便打开了,光束照在门后幽深的黑夜里,显得渺小且无力,我顿时松了一口气,然后哈哈大笑:“有时候,经验也派上用场,老九,服气了吧?”
老九目瞪口呆:“这是怎么回事?”
“人有一些特定的习惯,比如我们阅读一定会从左往右,比如我们看着眼前的这扇门,它完美地与石壁合为一体,而且因为我们站立的原因,还有平时的习惯,一定会从上往下看,是不是?”我说道:“所以设计这堵门的人利用了这个习惯,我们一直想从缝隙入手,而且从上往下看,这个暗扣完全被挡住了,只有从下往上看,就能清楚地看到这是一个可供手指抠进去的机关,只要带住往外扯就是了。”
老九露出一丝不可置信的表情:“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我坚定地说道:“你要是不信,趴下看看就知道了。”
老九果然趴到地上,确认后站起来,一拳打在墙壁上:“该死,这个人简直是在耍弄人嘛,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然后耍着别人玩。”
第074章 前无去路,元人
“是我们把简单的问题想得复杂了。”我纠正道:“这个人深谙人的心理,完好地利用了我们的习惯,是他高明不假。”
老九摇摇头,一幅无可奈何的样子,然后突然说道:“对了,我们现在是在海下地宫?”
我也觉得不可置信,日记本上的地图是古地图,经过古今地图的对比之后才锁定了模糊的区域,过来前就觉得是海底捞针,撞撞运气,就连老九也做好了空手而归的准备,谁知道突如其来的雨帮了我们大忙,浓稠的雾气迟迟不肯散去,就像灯塔一般,指引着我们前来,这一切,“缘分啊,缘分”老九哈哈大笑:“林天易,就像有人在指引我们过来一样。”
“是啊,这里要真是古地图上的所在,就是六位谋士之一为自己设计的葬身之地。”我说道:“碎玉有可能就在这里。”
“还有元朝人。”老九说道:“他们也来到这里的话,里面会很热闹吧。”
我的脑子里却想到了那只爪子,这船元朝皇家漕运船上的人是为了躲避某个东西才把自己关在船舱里的,会不会是那个东西呢?
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老九已经率先走了进去,还不忘记带上氧气筒,我立刻背上东西跟过去,这地方的空气依然很充足,老九盯着地面的灰尘,我们每走一步,便会留下一个脚印,短时间内,这里没有人进来过,或许,元朝的那些人来过?
“呼嗬”,我隐约听到这一声响,警觉地转身:“谁?”
身后空无一人,头灯的光扫在黑暗里,光线弱得像随时会掉在地上,光束所在的地方有灰尘飘浮着,就像细幼的幽灵,老九问道:“怎么了?”
“听到一些声音。”我说道:“呼嗬声。”
“不要神经过敏了。”老九说道:“你现在是转身看身后,我们刚从那里来,要是有什么东西早遇上了,倒是前面……有些怪怪。”
我们眼前是一条狭长的墓道,勉强够我们两个人并排而走,因为氧气筒的原因,并排走很挤,我和老九一直是一前一后的顺序,老九在前面打前阵,背后无人,总是不由自主地开始发麻,在往前走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上次打生桩的事情,蒙洛说过,我的听力与普通人不一样,可以听到一些常人听不到的声音,所以,老九听不到,不代表就不存在吧?
所以,那声“呼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