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在宫中磨砺了一段时间,她往来应酬的功夫比以前长进了不少。
怡妃在一旁含笑看着秦媛的一举一动,见秦媛几句话答得有纹有路,愈发满意,笑着对秦媛道:“你跟惟谨媳妇和阿芫她们都年龄相仿,无事时是可以在一处多说会话,这回书院里也有不少康平的同窗,我看其中王小姐几个都是极难得的好孩子,一会她们去烤肉,你也跟着一道去玩玩。”
这几句话分明带着几分长辈对晚辈特有的期许和关照,沁瑶看在眼里,回想起上回赐婚时,秦媛一脸紧张在怡妃身后候命时的情形,心下纳罕。
秦媛脸颊绯红,低头应了。
寒暄完毕,沁瑶带着采蘋去找王应宁等人。
到了晚上,康平果然带头在宽大的筑蓼台上架起了烤架,恰好吴王、夏兰等人下午进山时随手猎了十来只猎物,这时候便令人烤了来吃。
沁瑶跟王应宁等人坐在一处,夏芫、陈渝淇、秦媛等人则围坐在康平身旁。
蒋三郎等一众勋贵子弟都在对侧饮酒说笑。
山中夜风寒凉,又是深秋,坐久了难免有些冷意,但架不住人多,说笑了一会,氛围渐次热闹起来,过不一会,太子和吴王也来了,众人纷纷笑着起身行礼。
沁瑶坐在不起眼的角落里,回头看向身后幽暗得看不见底的山谷,想起进山时见到的景象,到底有些不安,暗暗留意怀中的罗盘。
等她将目光从山谷中收回,发觉有道视线正落在自己脸上,她迎着这视线抬头,就见夏荻不知何时也上了筑蓼台,坐在吴王身旁,手中拿着酒杯,眼睛却看着她。
沁瑶心里一阵烦厌,想着蔺效不知何时能忙完,不如索性回了帐,早些歇下。
想起夏荻这般肆意,又有些不甘,犹豫着要不要在众目睽睽之下给他吃点教训。
等了一会,见夏荻目光仍不知收敛,沁瑶怒意上涌,再也压不住,暗捏了道符在手,预备给他下个招虫术,想着这等深山,毒虫蛇蚁数目不知凡几,随便一招,便够夏荻受的了。
正要施法,忽然有人快步朝筑蓼台走来,康平坐得高,一眼看见,忙起身嚷道:“十一哥。”
蒋三郎和吴王爷闻声转头,旋即也笑着唤道:“惟谨,快来吃烤鹿肉,康平亲自烤的。”
蔺效走近,目光在台上一众人等中搜寻了一会,最后落在角落里沁瑶身上,神情微定,上了台阶,朝沁瑶走来。
沁瑶忙起身。
蔺效走近,见沁瑶身上只披了件薄薄的披风,忍不住伸手帮她紧了紧领口,低声道:“身上穿得这样少,一会恐会着凉,不如早些回帐歇下。”
沁瑶脸一红,含糊应了。
吴王忍不住一阵闷笑:“惟谨,你可是一时半刻都离不开你这位新妇啊。”
众人脸上神色各异,都向沁瑶和蔺效看来。
第137章
沁瑶抬头,也随着蔺效的目光看向赤霄。
果然沉寂无声,跟她怀中罗盘的反应一般无二。
难道山中确实只是些陈年的阴寒之气?
蔺效清楚沁瑶的脾性,知道她从不信口胡说,细细回想了一遍白日的事,确认赤霄不曾示警,便道:“今日我从山上一路上来,后来又各处巡检了一番,山中若有怪物,赤霄早就有动静了。”
沁瑶暗笑自己道行不够,错将阴寒之气当作煞气,白担心了一晚上,便道:“是我弄错了,其实我袖中的罗盘也不见异动,想来是来时路上隔得太远看岔了。”
蔺效神色松懈下来,一点不耽搁,继续完成刚才未完成的事。
沁瑶双臂环着他的脖颈,看着他玉石雕琢般的脸庞,渐渐情动,身子被他摆弄得如同着了火,只还记得紧紧咬住唇,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蔺效正将沁瑶衣裳褪到一半,门外忽然传来常嵘的声音,带着几分尴尬,“世子,太子殿下催你过去。“蔺效头也不抬,极不耐烦道:“说我睡了!”
仿佛生怕再生波折似的,蔺效三下五除二将沁瑶剥了个干净,将她雪白的双腿环住自己的腰,便要跻身进去。
正在这时候,蒋三郎和吴王不怀好意的笑声却在帐外响了起来,“惟谨,你回来换身衣裳可换得真够久的,酒都热了好几轮了,你倒好,怎么也不肯露面,非得咱们亲自来请你不成?”
沁瑶脸顿时红得要滴血,飞快推开蔺效,合拢双腿滚到里面,用被子蒙住脑袋再不肯出来,颤声道:“都怪你!我没脸见人了!”
蔺效彻底偃旗息鼓,心里先将蒋三郎和吴王问候了好几遍,知道沁瑶脸皮薄,又将她连人带被子搂在怀里哄了好一会,见沁瑶总算不再羞得无地自容了,低声道:“我一会就回来。”
这才压了一肚子火起身。
等蔺效穿上衣裳出了帐,沁瑶将被子小心翼翼地拿开,竖着耳朵听外头的动静。
只听外头吴王跟蒋三郎说笑了几句,似乎还夹杂着太子的声音,蔺效却始终没吭声,几人未曾在帐前多加逗留,片刻功夫便走了。
这时候时辰不算晚,宿营处来来往往全是人,因在山中,跟平日在长安城府中夜宴又有不同,热闹中少了几分奢靡富贵,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几人负手闲闲往筑蓼台走,吴王心知肚明地笑着看蔺效道:“你素来手脚麻利,刚才在帐里做什么呢,怎么磨蹭了这么久都不出来。”
蔺效没好气道:“忙了一天,乏了,睡了一会。”
“你这睡意还真是说来就来。”吴王挑了挑眉,转头对太子和蒋三郎笑道,“真看不来,没想到十一成亲之前那么端着的一个人,一有了新妇,比谁都刹不住。”
太子拍拍他的肩膀,一本正经道:“别胡说了。惟谨都说了,进帐光睡觉来着,你想哪去了。”
蔺效面无表情道:“六哥、七哥,你们俩能不能消停一会?”
蒋三郎虽然偷偷笑得肚子都痛了,却也不愿帮着旁人挤兑蔺效,尤其里面还夹着个对他有过救命之恩的瞿沁瑶,便忙清清嗓子,将话题一转道:“前两日玉门关威远伯递了急信,说近日蒙赫可汗纠结了突厥三个部落进犯玉门关,威远伯急请皇上派兵支援,皇上接了威远伯的急信,昨日上朝时,曾说有意在年轻后辈中挑选将才,只不知最后会点了谁去。”
太子和吴王自然早就知道这消息了,齐齐看一眼蒋三郎道:“本朝文武并重,不少武将子弟曾上过沙场,此番蒙赫进犯,虽有些虚张声势的意思,但他们本是游牧部落,行军打仗神出鬼没,若要一一扫清余孽,少不得得年余,玉门关何等寂寞之地?恐怕未必有人肯主动请缨。”
蔺效脚步顿住,不动声色看一眼蒋三郎。
蒋三郎看在眼里,笑道:“听说前两日朝中有人举荐夏兰,说大公子文韬武略,现如今又在督军府任职,正该去历练一番,可皇上顾念韦国公府刚从蜀地回来,不忍让大公子去这等苦寒之地,并未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