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自梳女 > 第616节 >

第616节

守灵夜的接下来时间段,没有多余异状发生。
孔姑带着净女门高层们回返别墅灵堂后,跟我详述明天的出殡全过程。
我对孔姑提及的出殡全过程没有异议,但多加了我为陶姑扛幡摔盆环节。
死后送葬的都是其她,没谁会为死者披麻戴孝扛幡摔盆。
披麻戴孝扛幡摔盆,在普通人家都是有死者的直系子孙来完成的,历来是们可望而不可及的送葬方式。
净女门门徒多是从中而来,延续了的送葬规矩。
我之前曾承诺甄姑,等她故去我会为她披麻戴孝扛幡摔盆送葬。
我最终连甄姑的尸体被葬在哪里都不知道,没能向甄姑兑现承诺。
我已为陶姑披麻戴孝,要为陶姑完成披麻戴孝扛幡摔盆的送葬全过程。
孔姑对于我多加为陶姑扛幡摔盆环节没有异议,感慨陶姑如果泉下有知定然心中宽慰。
孔姑的感慨,让我心中苦笑。
陶姑的魂魄已然无迹可寻,我为陶姑披麻戴孝扛幡摔盆,除了能让自己心里能好受点再没多余用处。
天亮后,有净女门门徒带来黑漆棺材,孔姑随之开始在棺底着手摆放已备好的垫背钱。
我沉默着站在棺尾处,酸涩着眼眶旁观着孔姑用垫背钱在棺内底摆成左三右四且勺头朝右的北斗七星图案。
垫背钱,是内有方孔的铜钱。
在华夏民俗殡葬文化中,七是吉数,禁八。
北方为上位,为正气。
垫背钱呈北斗七星状,是华夏民族的古老的信仰文明。
在棺底用七枚垫背钱摆放出北斗七星状图案,历来是中原人的古老风俗。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多数人的认知里,北斗七星在古人心目中是吉星,汇聚着天地正气,是人神向往的归宿地。
在棺底用七枚垫背钱摆放出北斗七星状图案,意喻人死后魂魄可以升天伦回人世。
北斗星似龙形,垫背钱呈北斗星摆放还意喻人死后可升天化为龙,契合人是龙的传人一说。
已修习过鬼道本事的人都清楚,无论是哪一种意喻都是子虚乌有。
但清楚归清楚,清楚并不妨碍懂鬼道本事的人继续遵循民俗殡葬习惯。
随着孔姑在棺底用垫背钱背出北斗七星图案,陶姑的尸体被安放在棺材里面。
别墅内的人们最后都再看一眼陶姑后,棺盖随之被合上被钉起。
眼见着陶姑的模样从我视线中消失,我的泪水跌出眼眶。
从此之后,我只能凭借脑海里对陶姑的记忆再见陶姑的模样。
孔姑这个时候走到我身边,将引魂幡递给我。
引魂幡,是一种垂直悬挂的旗子,丧葬时用以招引鬼魂。
送葬时候,虽然多男子扛幡,但并不代表女子不可扛幡。
引魂幡依据死者性别不同,制作起来各有讲究。
引魂幡中间及两边的飘带最下边,男剪箭头女剪凹。
男在最下边剪出五个箭头;女在最下边剪出五个豁口。
引魂幡中间飘带的中间,男剪园形女剪方形。
男为乾为天,女为坤为地,取天园地方之意。
男剪十三个园形;女剪十四个方形。
男属阳,剪单;女属阴,剪双。
陶姑的引魂幡,中间及两边的飘带最下边剪有五个豁口,中间飘带的中间剪有十四个方形。
男为乾为天,女为坤为地,取天园地方之意。
我接过引魂幡稳稳心神,将引魂幡的杆靠在胸前引魂幡的幡掠过头顶,走到陶姑的棺木最前面。
随着我的动作,棺木被抬起。
棺木起棺之际,我右手接过孔姑递来的盆儿,再将盆儿重重摔碎地面。
盆儿,又叫吉祥盆阴阳盆老盆等,直径四寸左右,深一寸有余,正中有一圆孔,瓦质。
传说,阴间还有位王妈妈,会强迫死者喝一碗迷魂汤使其昏迷,以至不能超生。
丧家儿会准备有眼儿瓦盆,是因为有眼儿的瓦盆可将迷魂汤漏掉。
打碎瓦盆,更是以免死者误饮。
盆儿在起棺时要被摔碎,父死用左手,母死用右手。
如果盆儿没摔碎忌摔二次,需由抬棺者踩碎。
我摔碎盆儿之后,扛幡走在出殡队伍的最前列步行前往陶姑的墓地。